共振碎石化技术在我省路面改造工程中首次应用
随着一辆共振破碎机在水泥路面板上匀速往返行驶过后,原整体的路面板块被振碎成均匀的碎石。这就是国道325线湛江文车至北罗坑(旧路)路面改造工程的施工场景。
国道325线湛江文车至北罗坑K427+750~K433+265段(旧路)路面改造工程属于“白加黑”路面改造工程,起点位于麻章区云头村,经瑞云路,终点位于麻章区北罗坑村,路线全长5.515公里。本项目在原路基、路面基础上按原有技术标准进行路面改造,采用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技术标准,设计速度60公里/小时,工程预算为4896万元。该工程在我省路面改造工程中首次应用了全浮式共振碎石化技术,已于7月4日动工建设。
共振碎石化技术是通过共振原理,使旧水泥板与破碎机械产生共振,将旧水泥混凝土板碎裂成上层相互嵌挤、下层相互嵌锁水泥混凝土碎石粒料层作为基层使用,破碎后的碎石形状相邻互补、粒径较小,形成相互嵌挤的稳定结构,解决了原水泥板在接缝处的水平及竖向位移,消除了原有板块接缝向上反射的动力,减少或根除后续加铺的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反射裂缝,且该层的强度和刚度高于级配碎石,同时对旧路地基的影响也较小,是目前最能有效解决加铺路面反射裂缝问题的技术。
城市道路面临的问题是:下面有管线,旁边有房屋,如果用重锤击碎,会影响到下面管线和老百姓的生活。所以城市道路白改黑的方法很有限。以前的“白加黑”路面改造工程一般采用注浆、灌缝、挖补等施工工艺对破损的旧路面板进行处理,再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。这样的施工工艺不仅施工效率低,工程造价高,且旧路面板得不到有效利用,增加了固体废弃物的排放。
而“共振碎石化”施工工艺有着更为明显的优势,一是旧路面板能就地利用,减少了固体废弃物的排放,降低了工程造价,达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;二是破碎后的板块均匀分裂,形成相互嵌挤的稳定结构,有效避免反射裂缝的产生;三是深度可控制,振动影响小,不冲击路基,保证路基下的管线设施完好无损;四是破碎噪音小,不扰民,不影响周边建筑,适用范围大;五是破碎后压实,可以作为一个柔性基层,直接铺沥青柔面。不需要做水泥混凝土基层,也不用把标高加得很高,不需要养护,就可以加铺沥青柔面,大大节省了工期,有效提高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。
本项目于2016年7月4日正式开工以来,我们选择了车流量较小、原有路面破碎较严重的路段(K432+070~K433+070左侧,即标段尾1公里)作为试验段首先施工,通过试验段总结经验数据,指导全路线的施工。
据调查了解,本项目原有路面在2013年进行过一次中修,对破碎板进行打裂压稳后加铺沥青碎石罩面处理。在本次试验段施工时,我们先是对沥青罩面部分进行了铣刨,铣刨后直接采用全浮式共振破碎,对于碎石化效果较好(即表面粒径较小形成相互嵌挤、下层板块开裂粒径较大形成相互嵌锁)路段,共振破碎后铺设级配碎石进行调平、压实。对于碎石化效果较差(即表面没有碎化、板块直接断裂形成较大块状结构,没有形成相互嵌锁)路段,采用开挖换填贫砼后回填级配碎石调平压实。经过检测,回弹模量和粒径都满足了设计要求。
“共振碎石化”施工工艺在我省为首次实施,无现成的经验供我们借鉴,我们将不断摸索,不断总结,努力为我省国省道路面大修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。